作為全省新能源產業的支撐性項目和眉山天府新區(簡稱新區)首個“雙百億”(投資、產值過百億)項目,位于新區青龍街道的通威高效晶硅太陽能電池項目(一期)自去年12月開工以來,施工方便緊扣時間節點,掛圖推進項目建設。
據悉,目前該項目主體結構工程已完工,重要設備正陸續進場并安裝調試,為項目下線試生產奠定基礎。
【看現場】
忙中有序 力保試生產有序推進
近日,記者來到該項目,施工現場車來車往,建設場面熱火朝天,工人們正在機械輔助下搬運設備,進行道路硬化等作業,項目主體結構工程已經完成,工人們正在運輸車的協作下,將一個個設備搬至廠房。
“現有1600余名工人,同步開展景觀綠化、道路硬化工作以及設備安裝工作,1號車間計劃6月底設備下線投入試生產,2號車間計劃7月10日設備進場,8月10日之前下線生產。”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,為保證設備如期下線生產,目前項目在全力以赴開展掃尾建設的同時,還集中精力開展設備單機調試和系統聯動調試,調試工作紛繁復雜,需要上百家單位的整合協調。
據了解,該項目由全球領先的晶硅電池生產企業——通威太陽能投資建設,其中,一期計劃總投資60億元,占地837畝,主要建設年產16GW高效晶硅太陽能電池生產線。
為踐行綠色環保的目標,項目在建設上緊緊圍繞綠色低碳的主題,首次引入了高效機房施工安裝模式,系統能耗更低、更節能;持續挖掘應用節能新技術、新模式,通過優化設計,探索節能新工藝、新材料,進一步提升車間產能。
作為四川省重點培育的新能源產業的支撐性項目,該項目建成后,將成為同行業單位投資強度、單體產能規模、工藝技術領先的高效晶硅太陽能電池智能工廠,一期達產后,預計實現產值200億元,創造就業崗位2000個以上。
【強保障】
做優服務 助力項目加速跑
體量大、工期緊、單體多、風險高……項目工程建設之初就面臨著諸多難點。要想工程如期交付,在趕工期、抓進度的同時,需制定科學高效的施工方式。“立足難點,我們堅持‘先地下、后地上’‘先土建、后安裝’的施工節奏,實現抓生產、促進度、保產值。項目從動工到主體完工,僅用6個月。”該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,施工進度比原計劃提前了40多天,除了科學高效的施工方式,還得益于新區各級各部門的貼心服務和支持。
為推動項目盡快落地建設,新區成立了項目服務專班,不斷細化服務流程,密切跟進項目簽約、建設,并在此基礎上根據項目進度表,落實責任到人,確保項目在審批、建設過程中遇到問題及時解決。
“我們建立了專門的微信溝通群,把相關審批部門、項目推進部門、執法部門負責人都拉進群里。項目遇到問題直接在群里反映,由相關部門解答并上門服務。”天府新區眉山管委會青龍產業推進辦有關負責人介紹,為保障項目建成后順利投用,新區還在電力保障、污水處理廠建設、供水保障、道路保障、職工公寓保障等方面同步發力。
“我們遵循‘業主主責、包保負責,突出重點、求實問效’的原則,對轄區內重大項目開展全過程服務指導。”天府新區眉山管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,近年來,落戶新區的重大項目越來越多,圍繞穩投資,新區堅持做好服務保障工作,抓實項目入庫,扎實推進項目開工,確保開工一個、入庫一個,形成投資增量。